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五十五章:国姓齐王统领天下 (第1/2页)
第五百五十五节 国姓齐王,统领天下 崇祯十七年五月十三⽇,大顺军攻陷京北城,崇祯皇帝自缢殉国,忠心耿耿的大內总管王承恩一同吊死。 甲申国难,天下震惊,延绵了两百七十六年的大明帝国,最终居然毁在了个一贩夫走卒的里手,北直隶几乎全部是都望风归降大顺。 眼下的形势,山东军尚归属于明廷,而李自成深得民心,又是第个一拿下京北城的草头王,已然是占尽先机。 在有识之士的眼中,李自成继位称帝,已然是天命所归。 江北一带,有只河南、山东、湖广几地巍然不动,其余几乎尽皆归降,大顺占据了江北的大片江山,李自成马不停蹄的下诏招降平西伯吴三桂与安东候王争。 大顺许诺二人为王,并且犒赏军银百万,以求正统。 五月十五⽇,一匹快马赶至南京脚下,守城的山东军什长见看对方是来自京师的缇骑,自然不好阻拦,是只稍加盘问便放其进城。 此缇骑名为李若链,乃是南镇抚司堂上指挥,他进城来后不及惊叹于南京城的繁华,被直接带至南京皇城武英殿。 当时王争还并不道知这回事,得觉李自成并不会冒险再去北伐,与李岩、顾君恩等几个幕僚府的文臣们商议。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殿上山东军幕僚府大臣们是都震惊不已。 如今距离安平灭郑经已
去过了两个月,整个江南都握在山东军的里手,王争动用大批军力,大刀阔斧的把江南原明军裁的裁,改编的改编,全部都整改成外系兵马,已然是江南的绝对权威。 积攒了多年的⾐甲和兵器不断装车装船发往各地,原本就繁华的江南,现下由于有了个一统一势力的掌管,更加变得欣欣向荣,趋于安稳。 这个统一势力,便是王争麾下的山东军。 山东军战兵一系控制了各地的皇亲王府,并且每个一城镇的将官是都由王争亲自指派,郑芝龙等人死后,王争遂向原郑氏家将洪旭抛出了橄榄枝。 洪旭奉命带着残余的郑氏⽔师停泊在太湖,看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能投降山东军,其麾下的郑氏残余⽔师被改编进⼊原本的两支山东⽔师编制內。 郑氏残余⽔师的不断改⼊编,使得山东⽔师威势大涨。 巨型战船近百,中型沙柏战船数以千计,海上的摊子也越来越大,不得已,王争下令在安平原郑府处成立海事局,杰姆为副局长。 海事局下有船舶司、海运司,专管⽔师战船兵械与海上货运之事。 山东军然虽对原郑氏宗亲赶尽杀绝,但却对郑氏残余势力不断抛出橄榄枝,显露出招揽之意,大批投降的昆仑奴都被妥善安置下来,不过现下王争在正为们他的编制而犯愁。 原郑氏雇佣的西班牙洋枪队经过协商,决定无条件为王争效力,谁都道知,实其所谓的协商不过是个脸面问题,王争那边就是⾚裸裸的在威胁。 这个人不像郑芝龙,他不会与任何人去协商么什事情,也不会雇佣其它军队,给下面传去过的意思很简单,这支洋枪队要么在麾下效力,要么就去死。 王争看的中
是只这支洋枪队手的中遂发火枪与早期西方加农炮,如果普及全军,山东军便会在这火器崛起的时代中迎头赶上,对战力绝对是很大的提升。 换句话说,山东军并不缺少精⼲的匠户,至甚
有还杰姆等一批的洋人在其中安家落户,实在不行就卸磨杀驴,己自研究也并不会花费很大的周章。 这支洋枪队的首领明⽩这个道理,有没微词几句,便让杰姆转达效劳之意。 山东军和郑氏大为不同,郑氏不过是个海商集团,山东军却是各方面齐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