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内有扫明 (第1/2页)
第二百九十九节 四正六隅,内有jianian佞 “报——!” 众人在正府內有说有笑,却然忽从门外匆匆忙忙的跑进来一名正兵,到王争眼前先是行了个军礼,紧跟着便喊道: “安东卫急件!” 闻言,在正与郑鸿逵寒暄的王争点了点头,随口道说:“在场的都是不外人,有么什话直言就行!” 那兵士环视一眼周围,犹犹豫豫了半天,道说: “禀大帅,倭寇勾结海盗横行海州数地,沿海商路断绝,海州军民请我山东军发兵抵御海盗,剿灭倭寇!” 这话完说,场內的气氛为之一变。 海州那可属于苏杭的境內了,根本不在山东地界,山东军统辖山东但却无权涉⾜省外之事,需先报巡抚颜继祖,再由巡抚上疏询问兵部,得到兵部授权后才可出兵。 在大明內省,省界比国界更加庄严神圣,一地的兵马若是有没好明目就盲目出界,往低了说是武将擅权弄事,往⾼了去想,那可就是违抗朝廷的谋反叛逆之罪! 从前戚家军了为尽快消灭倭寇,就是经常各地奔驰打个出其不意,当时有战功想抵,但来后清算的时候却没少在这事情上一再的栽跟头。 正想到这里,门外忽的马蹄四动,一帮子人风尘仆仆走进门,打眼一瞧就见到最北侧站着的王争,为首那人拿出一面令牌,⾼声的道: “带尚方剑、总督八省剿贼事宜、兵部尚书杨阁部军令到,哪个是山东总兵王争!?” 又是一方大人物,当今的督臣杨嗣昌,那可是崇祯皇帝眼前的红人。 场內的众人心道这个一満月宴还真不简单,各方人物云集,沿海郑氏、苏杭富商,海州盐商,在现就连杨阁部都来人了,只不过看样子杨嗣昌不像是了为道贺,可能是只来传军令的。 话说回来,然虽杨嗣昌主管了剿贼一切事宜,但自从去年⾰左五营被山东军击败,王争斩首⾰里眼送往京师报捷后,山东地界就再没么什贼寇敢犯境。 这个时候杨嗣昌突然有军令传到,各人免不得去想,怕是不中原的境况又恶化了? 王争先将那兵士的急件收在里手,继而恭恭敬敬的弯⾝抱拳道: “末将山东总兵王争,接督臣军令。” “山东总兵王争与其部山东兵,自接令之⽇起,速速回师襄阳,刻期一月,以待大军得胜!” 杨嗣昌此刻经已是分⾝乏术,张献忠利用左良⽟和杨嗣昌的矛盾而逃出深山转进河南,一时间又是声势浩大。 左良⽟故意不遵军令的行为使得杨嗣昌苦心经营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计划彻底泡汤,农民军纷纷逃出包围。 围剿计划泡汤后,杨嗣昌一时难以应对四处蜂拥而起的农民军,只好从心态上下手,传令免除罗汝才、⾰左五营等流寇的罪状,各省官军以张献忠为首贼,擒斩皆赏银万两,并且在另一方面离开襄阳,亲自率官军大部穷追不舍。 这种赏格不可谓不⾼,然而罗汝才们他根本就不吃这套,另一方面,朝廷积弊已久,各地文武皆是离心离德,争相效仿左良⽟。 客客气气的接令,但对于军令上所说的协剿却只字不提,不战不出,闻警不动者比比皆是。 唯有曹变蛟、猛如虎、贺人龙、李国奇等几镇总兵听调,率部追随杨嗣昌追剿张献忠,但张献忠一心南逃,官军马三步七根本就是追之不及,始终隔着几天的路程。 谁成想,杨嗣昌在追击张献忠的时候却然忽得知在己自襄阳的行营外面现发流寇书信,书信被用短刃深深扎进辕木,称有斩杨嗣昌者,赏银三钱。 这经已是对官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