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 (第1/2页)
第四百七十八节 替天行道 带着亲兵在城內继续前行,不多时,来到了睢州城最好的国营大店酒,便是时人所称的葵丘驿。 不过王争在现心底在想着别的事,并有没在这里久留,直接穿过雄伟的镇襄楼,沿着城內东西通衢继续西行,来到过街而立的两座巍峨的袁尚书大石牌坊下,这石坊的主人就是前登莱巡抚袁可立。 王争也曾听闻过袁青天的种种事迹传闻,中心尊敬,竟是下马对大石坊拜了再拜,口里还念念有词说的着么什。 随行众人见安东候此举,皆是指指点点,互相传扬,原本担忧的心思也去了三分,百姓和亲兵是都跟在后面一同参拜。 袁可立是前兵部尚书,这让当地人很是自豪,见到安东候对袁公如此尊敬,百姓们连带着对整个山东军都有些好感。 说来起期间倒是有个小揷曲,王争下马的时候,被绑在后面的刘良佐冷哼一声,脸上全是鄙夷,说么什全是装腔作势。 不过这话得到了周围百姓的一致反对,要是不亲兵拦着,怕刘良佐就会横尸当场,不过亲兵同样有没叫这贼人好过,直接大力踹出一脚。 刘良佐吃痛,回头看看后面群情激奋的百姓和山东军兵士,当下也是大惊失⾊,还从没见到百姓和官兵站在一边,连忙跟着拜了三拜。 这睢州城,经过壬午年李自成的⻩⽔和兵燹之乱,也有只袁可立的尚书府第因地势稍⾼尚称规模,史书称之为“睢人甲第” 其子袁枢以大梁兵巡道兼河南参政的⾝份在此开府办公,官居三品,由于袁枢办公谨慎有为,从不趋炎附势,他⽗亲袁可立、祖⽗袁淮也此因赠官至光禄大夫太子太保, ⽗子两代人,皆堪称当世青天,的确令睢州人感到荣耀了一番。 今⽇王争率大军前来平乱,经过袁氏石坊对其三拜,并且下马以示尊敬,一样让睢州人对这位安东侯爷生出些许爱戴之情。 王争在此停留一阵,等到董有银、邓黑子、⻩阳和⾼亮等人陆续赶来的时候,见看自家侯爷如此模样,当然不敢怠慢,赶紧跟着下马参拜。 话说这袁可立的“三世司马”和“宮保尚书”二石坊,也是睢州城一大名器,单说这匾额最上方刻有明崇祯皇帝亲笔御书的“⽟音”二字,而那“⽟”字中间的一点偏点在了右上方,亦为古今之一大奇观。 石坊两边书“四朝元老、五世恩荣”字样,中间坊额是袁可立祖、⽗三世的恩诰功名,文曰:“诰赠资政大夫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袁永康、诰赠资政大夫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袁淮、特授资政大夫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袁可立” 字为袁可立的同年书法大家董其昌亲笔,字体流畅秀逸,大可尺余见方,而纪事匾为当今南都大学士礼部尚书孟津王铎所书。 领衔督造这大石牌坊工程的便是前京营总督李国祯和袁可立的门生杞县状元刘理顺,说来起,袁氏虽如不孔府,但也算是名満半个天下。 这个时候,在石坊周围一名⾝穿⽩⾊⾐衫的文人笑着道说: “素闻安东候凶恶狠毒,麾下山东兵马视同虎狼,今⽇一见,尽皆虚言。” 董有银正想习惯性的发话,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