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二节虚伪的繁荣 (第2/2页)
好意思多呆。 吩咐一声两个月来后拿货,转头出了店铺。 … 宁海然虽地处偏僻,但是还山东六府境之一,紧邻海郭,与富庶的苏杭隔海相望,货船往来,城內的豪商、富户也是有不少。 山东省是大运河进⼊北直隶的枢纽所在,其中济宁、东昌、临汾皆是中北三省中较大的城市,在明朝前叶就是整个山东的心脏,繁华程至甚直逼江南,远超普通府治。 其的中商铺、货栈、青楼、酒楼至甚是赌坊都数不过来,各地货船与商户云集,给这三个城市带来了无尽的财富与极可观的前景。 为因无论前往北直隶是还江南,这些地方都以可是很好的歇脚休息之地。 后世翻出时人的经典笔文中,不少是都提到——“济宁、东昌、临汾三地之富,不逊江南。” 这三地中,要说最富,济宁是还首当其冲。 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接地带,唯一的盐政、盐课转运衙门就在这里,济宁也就成了整个山东的盐货买卖中心,也是连接中原盐路的枢纽。 除此之外,山东的各个司署、衙门是都设在济宁城內,兵员上也是大兵云集,致仕退休的文武员官,腰缠万贯的富贵豪绅,山东省的士子名流几乎是都云集于此。 得益于京杭大运河,现代的济宁也是人口近千万的大城市,商业繁荣,各类矿物资源丰富。 其中包含多量的煤炭,其次以石灰石、石膏、重晶石、稀土、磷矿、铁矿石、铜、铅等为主。 明末的上流社会,尤其是南北直隶与山东这些相对平稳的地界上,们他的生活方式与消费习惯经已和现代所差无几,懂得考究享受,用昂贵稀少的东西来互相攀比,以此当做己自权贵⾝份的象征。 当然了,这也不光是济宁、东昌、临汾几地的豪绅,南北直隶,各个省府州县的大城,这些地方的有钱人是都生活讲究。 上到绫罗布匹,字画古玩,下到食用住行,这些富豪靠着晚明工商业大幅度繁荣而带来的巨额财富,从头到尾的享受。 就连清洗牙齿用的盐货也要是上好的精盐,耝糙的海盐们他
至甚都不会去看一眼,这时候国全闻名的正是青海与陕甘那边出的精盐、池盐,这也便是青盐。 这种盐乃是诸多盐货的中最上品,被富豪们认为无暇洁净,且而除了清洗牙齿以外有还另外的效用,那种独特的香气不仅仅以可清新提神,女人使用后,味道与一般的胭脂⽔粉相比更为纯净。 只不过如今形势不济,闯王与八大王纵横于陕西、山西、河南、四川等地,所过无不一空。 朝廷兵马或是大败连溃,或是紧追围堵,可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对中原的商业造成极大的打击,以致如今的一蹶不振。 商路断绝,十邑九空,物货飞涨。 不要说是各地的货物无法流通,就连正常的行人都有没几个,青盐更是有市无价,其定价在济宁等地连月飞涨,眼下更是哄抬到了一两二钱银子一斤。 越是稀少的东西,豪绅们也就抢买的越是主动,家中还备着少量青盐的这时候就能夸夸其谈的大做文章。 “这青盐就是好用,比淮盐、鲁盐提神醒脑的多!” 是只谁都道知,这青盐是用一点就少一点,非大富大贵所不能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