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2/3页)
,惆怅地说“他说希望生个像我一样文文静静的大眼睛女孩。可是我喜欢男孩,一个金发、胆识过人的小米契。” “如果像米契,你还没过完26岁生日,就已为他担心得满头灰发了。”伊丽拍拍自己的银发。 “但每分每秒都爱着他。”艾莲从黑缎手提包中掏出薄绢,擦拭眼眶下的泪珠。“老天,我今晚是怎么了,再不振作,约拿也许会拒绝跟一个爱哭的女人结婚呢。” “什么话。约拿才不是那种经不起考验、没责任心的男人。相反的,他是耐心十足的实践家,不论他的选择是好是坏。从他过去九个月来对你的勤加安慰,就看得出来。” “对我勤加安慰?听你的口气好像我只会成天以泪洗面,过着隐士生活似的。其实过去五年我到全国各地演讲,到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作证,先后与两名总统和三名国务卿见面。另外,我也和法国总统见过面,并私下谒见宗教领袖。这还不够,我甚至跳出教书匠的象牙塔,投入另一种曝光率较高的行业。” 帮助艾莲开展新事业的是她姑妈怀梅莉。梅莉姑妈五十多岁,打扮入时,经过几次婚,足迹踏遍世界各个角落,与艾莲那严肃的律师父亲是截然不同类型的人,如果前者是白昼,后者便是黑夜。 梅莉姑妈在摄影这一行已涉足多年,小有成就,照片供应《生活》、《纽约时报》、《浮华世界》等刊物。据她自己的描述,她有一天在坦桑尼亚陋屋一边观赏乞力马扎罗山顶的日出美景,一边按摩着因连续五晚睡地面而酸疼的背脊时,她下定决心,不再像吉普赛人一样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 她选定出版这一行,创办了《旧金山趋势》杂志,马上邀她侄女担任杂志的特稿编辑。一开始艾莲只当是姑妈的一番好意,并未接受。隔天梅莉一通电话打到旧金山大学的教员办公室,邀她出去吃午饭。用餐时,梅莉开门见山提出聘用条件,薪水高得吓人,原因是她认为艾莲有足够资格领取每一分报酬。 经过两星期考虑,艾莲终于点头。结果证明梅莉是对的。虽然杂志文章和艾莲指导学生写的论文有天地之别,但她尽全力去做,所得到的成就感与付出的心血成正比。因此,这一年她过得既愉快又惬意。 “这段人生经历,已使你从一个跟陌生人说话前必须服用镇定剂或演讲前会紧张得想吐的弱女子,变成了信心十足循社会中流抵柱。”伊丽说道“不过你却一直过着与修女无异的单身生活。” “起初我认定了米契会回来。” “后来呢?” “后来我发现,拒人于千里之外,反而比较省事。” “直到约拿出现?” “是的。”艾莲的眼瞳出现亮光。她深吸口气,鼓足勇气,提出整晚一直困扰着她的问题。“你真的不介意我再婚?” 伊丽郑重回答:“我说过好多遍了,亲爱的,我只希望你重新找到幸福,否则我何苦自找麻烦,替你物色一堆年轻男士,还全被你回绝呢。约拿是唯一脑扑服万难,为你寻回快乐的人。看到你快乐,我也非常快乐。” “他的确让我很快乐,”艾莲说“但不是和米契在一起时的那种疯狂之乐。嫁给米契就像在云霄飞车上面生活,低潮当然有。米契不是容易相处的人,他没耐性、粗心、脾气粗暴。但是每当飞过刺激兴奋的最高点,我就有再搭一趟的冲动,渴望再次与他一起攀向高峰。” “约拿呢?你对他的感觉又是如何?” “约拿像…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和约拿在一起就像坐在宁静的山溪旁,顶着夏日阳光,聆听水晶般的溪水滑过石面的声音。非常安详而平静的生活。”艾莲眺望雾气蒙蒙的海湾,陷入沉思。 她未婚夫站在门口,面露不悦之色。 安详。平静。她口中的他似乎是极无聊乏味的。 可恶,哈约拿暗骂一声,要将康艾莲侍候得面面俱到,可真不容易。打他走进她家,准备与地讨论房屋整修细节的那一刻起,他就告诉自己,他好友的小妹便是他等了一辈子的女人。 他知道她丈夫被绑架的事,也知道她为拯救丈夫而四处奔走,甚至在康米契的死讯传出后,她仍不肯放弃。虽然没成功,她却因而声名大噪,各地演说的邀约不断。 然而,自信的外表下包藏着一颗脆弱的心,于是他发挥旧时代的骑士精神,采取缓慢攻势,在放松的时刻,他依然战战兢兢,深恐太过热情,在未与佳人携手步上红毯之前,就把她吓跑了。 结果他的耐心换得了什么?一个认为他很平静、很安全的女人。可恶,他要当艾莲的热烈情人,他要她像他迷恋她一样地不可自拔。 约拿暗自发誓,握紧的拳头激动得钻破裤袋,袋里的零钱倏地掉落一地。他无暇抬起,尽彼着盘算。今晚他不会让康艾莲平静度过。待独处时,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