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七发断眉 (第2/3页)
时机要到了──大多数人都在摩拳擦掌,准备火拼。
他们都是妙手堂忠心耿耿的干员,回绝身亡不到一个时辰,他们全放下了手边的重要事情,赶来这儿聚集,只等待回大爷的一句话,一个命令。
但这种“命令”通常都是由回百响来转达。
所以当回百响传达了回百应的决策:“不要报仇,拉拢方邪真,收揽七发大师,重用断眉老幺,拓展妙手堂。”许多人都觉得很失望,甚至有些不满。
──人心可用!
──哀兵必胜!
──怎么不趁这时候大举反击兰亭池家,至少,也该把杀人者方邪真碎尸万段!
──至于人才,堂里子侄,有的是出色人物,堂主竟假手外求!
许多人都觉得很有些愤愤难平。
其实传达某人的话,绝对是件大学问。
你要一个人去做一件事,本来是有心栽培他,给他机会,但如果传达的人把握不住原意,很可能会让对方以为是你只在消遣他、留难他、甚至认为只是在麻烦他、sao扰他;同样的,如果是一件好事,一件有趣或有意义的重大事情,给毫无诚意或全无情趣的人来转述,就成了枯燥无味闷煞人的末节。
大凡成功的领袖都会有极佳的“传达人”好的“传达者”可以把好的事情变成更好,替过分的话语作补救、把破坏性的部分化解为建设的。
所以一个成功的“转达者”功劳之高,决不在其他“功臣”之下。
一个坏的传达人,小可毁坏和谐的关系,大可毁国灭邦。
回百响只传达,但不作解释。
有些措施,不经解释,有很多人因智力与理解的角度,很可能会产生误解。
回百响可不管这些。
他只把回万雷找来。
回万雷是“妙手堂”里主持武力行动的人。他如果走出“妙手堂”身份绝对不在当今武林十一大门派掌门人之下,而武功之高,只怕仅在少林、武当、飞鱼塘,凤尾帮、金风细雨楼、六分半堂、天欲宫的首领之后。
回万雷像一棵树。
老树盘根。
严格来说,他更像一株神木。
一株曾被雷殛过的神木。
回万雷予人的印象,是雷劈都不死的人,而且能在雷殛后重生。而事实上,回万雷真的着过两次雷殛:一次真的被电劈中而不死,另一次,是为回百应在京城里争地盘,结果被“六分半堂”里的第一好手雷动天用“五雷天心”击中门顶,连回百应都以为他是死定了,可是他居然不死。
所以回万雷在武林中,也被视为一个“不死的人”
他不死,但死在他手上的人,着实是太多太多了。
当“妙手堂”初崛之际,他自觉杀人大多,故限制自己,一天只准杀三个人,可是到了后来,他自己也不敢再算下去。
再算下去,他自己都会感到不好意思。
因为他自己都算不清,有时候,他一天就杀了本是一个月才该达到的人数。
回百响问他:“你觉得堂主的决定如何?”
回万雷握紧拳头,道:“他一定是疯了。”由于他在妙手堂里有着极崇高的地位,和极显赫的功绩,以及与回百应极亲密的关系,所以他比较方便说话,甚至批评。
──自古以来,自以为“能说几句”、“该说几句”而遭祸的人,不计其数;人人都以为说几句话应该“没有什么关系”但实际上,说几句有时候足可等于刺别人几刀,或是捅自己几刀一般严重。
回百响知道这种严重性。
他知道替人说好话是一件值钱的事,所以他十分慎言,不说没有代价的好话。
偏偏回百应很信任他,甚至可以说是绝对的信任他,但就是在“钱”字上,却是绝对的不信任他。
在金钱上,回百应是信任他的夫人。
回夫人却不信任他。
这也难怪,通常,在权力斗争的运作里,叔嫂之间本就容易形成对抗与冲突。
回百响最需要的就是银子。
这点他无法得到满足,只好假手外求,到后来发现唯一能使他手头宽绰自如的,却是兰亭池家。
当他发现的时候,已经不能回头。
──要是回百应发现他欠下池家那么多钱,只把他的头撕下来喂狗也算幸运。
他唯一的办法就是使池家不向他讨偿。
为了这点,他难免要为池家“做一点点小事”包括有时候“少说一两句话”有时候要“多说一两句话”
当然,他最终或最大的目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