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1/5页)
第四章 民国四十六年春分台北古亭区 植物园往北走,在日据时代是属于日本达官贵人的宿舍区,所以留有好几排灰墙高筑、庭院深深的大宅,如今拨给了政府高级官员,还不时有宪兵和警察站岗巡逻。 然而,其中也散布了不少低层职员的房舍,狭矮的日式建筑,一间紧挨一间的群集,加上后来人的添盖及阻隔,原本已够窄的巷道更加蜘蛛网般复杂混乱,常常有很多人进得去出不来,在里面绕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敏贞也是过了好一陈子才摸熟路径。 她一手提着用草绳绑着的猪rou、蔬菜,一手拾着四只鸡蛋和白面线,小心地注意着地上漫流的水渍。 这一餐花了她九块五毛,算是奢侈了,这笔钱若以她平常的方式用,是三天的伙食费呢! 但今天是她二十一岁的生日,说起来是她可怜母亲的受难日,没什么好庆祝的,偏偏智泉和美琴两兄妹起哄,她才不得不依故乡的习惯,煮锅鸡蛋面线来表示一下。 笔乡…她已经离开整整两年的地方,话题似乎很遥远,但那里的许多人和事,仍在她内心隐隐作痛着。 她拐进一个窄巷,尽头是个门已拆掉的入口,她低头避免撞到横斜的梁木,眼前豁然开朗的是铺青石板的日式庭院,抬头可见丽日晴天、白云悠悠。 可惜院子早已经荒废,只有石缝墙隙恣意长着一些没人理花乱草,成了大家停脚踏车和放置杂物的地方,偶尔可见鼠辈奔窜,惊得人哇哇叫。 这里原是法院的宿舍,分配到的人赚脏乱破旧,一有办法就搬出去,再将房子出租,坐收其利,因此,附近就慢慢慢聚集了一批来台北打拚的外乡人。 这前后左右的木隔窗里到底住了多少人,敏贞并不清楚,房客总是来来去去,大家为生活早出晚归,碰上了也说不到三句话。 她和美琴全盘的那一间在右手边,窗外挂着一个生锈、也没什么声量的风铃。玄关纱门处有个塌了一角的小台阶,智泉正坐在那儿。 “你来早了。”敏贞一看到他就说。 “下午学校没有课,我在图书馆坐一下,就直接走过来了。”他一脸笑意地迎着她。 智泉是师大的学生,今年就要毕业了,他长得中等身材,眉清目秀,天生一副乐观憨直的模样。他总让敏贞想起绍远,他们两个都充满农家子弟奋发向上的努力和决心,只是智泉没有那么令人不安的深沉和野心。 “美琴不知道你会早到,所以还在店里赶客人的衣服呢!”她边开门边说。 “没关系,我今天是来见寿星的。”智泉一踩到地板,地板就发出吱嘎声“我好像又变重了,音响效果愈来愈大。” 有几段地板是裂开又钉的,平常走路都要痹篇。 敏贞拉起窗帘,天光照进,马上显出屋内的寒伧。几坪不到的小空间内只有自搭的长桌、一个绣架和两张椅子;晚上她们就睡在有纸门的塌塌米小室里,像极了长方形的箱柜。 由于女孩子的洁浮巧思,智泉仍觉得这屋子很美。墙上贴着敏贞在旧书摊习的仿画、美琴的女明星海报、窗帘上的蕾丝、编织的小玩意,还有瓶里的几朵白花总散出一股淡淡的诗情画意。 而敏贞就是其中最雅致的诗,最美丽的画。 他一等她回过头;就把藏在身上的两样礼物拿出来。 “你还习东西做什么?”她眉头微皱地说“也只不过穷学生一个,干嘛浪费呢?” “一年难得一次,怎么叫浪费呢?”他见她不动,干脆自己打开第一个小巧的贺纸盒“生日蛋糕!平常舍不得吃,今天借你的江也来洋派一番。” 他看着涂着奶油的小蛋糕,不知该高兴或生气,她实在不愿意智泉这样破费。 “那是大家有福同享。”他又拆了第二个包“这个是专门给你的。” 当他拿出那本欧洲画册时,她看傻了眼,简直无法相信。 “我很早就注意到了,每次去逛书店时,你都爱翻这本书。”他献宝似地说:“所以我就下定决心要习来送给你。” 她哪是爱翻这本画册!她根本不在乎梵谷、莫内、高更,她只是想着绍远,想着他一直无法送出的书。她两次用冷嘲热讽的方式拒绝,他都默默承受。 她以一种莫名的心情在书店看,看追忆的味道。而她曾经拒于千里之外的东西,又怎会想再拥有呢?如今看到簇新的画册在她桌上,感觉竟是痛苦,恨不得它马上消失! “谢谢你。”她强颜欢笑地说:“我们该生火煮面了!” “你好像不高兴?”他察觉有异地说。 “怎么会呢?只觉得太花钱了。”她振作情绪说。 屋内没有厨房,生火、洗菜都在外面。 她清理菜rou,智泉就帮忙煽火炉,等一切就绪再搬回里面玄关前的小空地炊煮。 智泉一向吃学校敏贞和美琴大都吃店里,这样动锅动铲的情形也不常见。 当汤面发出诱人的香味时,美琴回来了。她比敏贞小半岁,长得和哥哥很像,白皙秀气,因为崇拜林黛,所以把头发烫成蓬松状,反而比长发垂肩、只系一条丝巾的敏贞老气。 “嘿!你们就那么迫不及待?”美琴一看长桌上的碗筷就说,并递给敏贞一块宝蓝绸缎,”这是孙夫人订做的,她指名要你绣。“ “敏贞的工作还不够多吗?“智泉指着绣架“白天店里做,回家也不能休息,科是剥削嘛!” “她的手艺好呀!赵老板早不准她做剪裁车布的粗工了,要她专门去设计花样和配绣珠饰,现在除了部长级以上的太太能派她亲手绣之外,其他人连想都不要想。”美琴说。 “别说得太夸张了。”敏贞替他们一人夹一个蛋说。 敏贞能走进这一行,也全是因缘巧合,这不要感谢她在台北的第一个朋友王彩霞。 彩霞是西门叮所谓的“半楼仔查某”每天打扮妖娆穿梭在酒馆舞厅陪酒陪客。她最早介绍敏贞到附近的礼服旗袍店工作,那里来来往往的顾客都是欢场女郎,环境十分复杂危险。 后来店里的老板娘很怜惜敏贞的好学及气质,将她转介到较高尚的古亭区,这一带很多将官夫人,旗袍的生意很好,而且层次托都较为精进有格调。 那是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