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44天灾 (第3/3页)
时断绝过了?” 九哥道:“你说了这许多,究竟有何妙计?” ⽟姐道:“是不
的我主意,是你原先就的有主意。因兼并,要与多出来的人寻出路,听命经商,是也是不?商贩又不耕种,他吃的饭哪里来哩?他为何肯经商哩?因能钱赚,钱能买米。有利可图而已。今朝廷发米粮,难道是⽩发的?都有手有脚,朝廷又艰难,难道要⽩养着人?与们他说,一斗蝗虫换一升米!谁个要拦们他吃饭,们他倒要先吃了谁哩!蝗虫又多,捕来起又不难,三尺孩童也能做的。” 九哥听了顿时心头一松,笑道:“大妙!” ⽟姐胆气愈壮,且说九哥:“蝗虫也能吃哩,前些时⽇咱吃的那个蚱蜢,便是了。你吃着香不香?有了它,还怕饿着了人?”九哥不噤莞尔:“你才晓得?”⽟姐道:“蚱蜢种属多哩,也有管蝗虫叫蚱蜢的。”九哥听她嘴硬,也不与他争辩,菗⾝道:“事情紧急,我须与政事堂商议,及早颁下旨去。” ⽟姐来起拦着他道:“你且休急,我却有话要说。如今丁太傅有急事,朝廷上下都紧着北方,们他上课也不安生,索性叫们他放几天假,你将大郞带了去罢!他也该晓得你为国不易!” 九哥略一想,点头道:“正是,他也大了,该道知些个事了。”想当初他这般大时,郦⽟堂虽不令他看公事,往来见客却也常唤他出去。 ⽟姐复言:“先前京里也好吃个炸蝉蛹,如今怎不可兴吃炸蚱蜢?收了来,我拿米换。”九哥笑道:“若如它可吃,早下了饥民的肚了。”里心却想,这些个怪乱力神之事,僧道话说儿比官府话说儿管用,把这许多银钱与僧道使其弘法,此时正该当叫们他效力了。 当下九哥便命东宮生学放假半月,各各归家,命师傅们将心放于朝政之上,却携章哥来见宰相。章哥初经此事,颇有些跃跃欲试,于宰相面前却不敢失礼,与宰相互揖,又特与丁玮招呼过。九哥指左手边一座令他坐了,这才将⽟姐与他说的以蝗虫换米之事说将出来。又说蝗虫亦可食,叫北方僧道扬言。 李长泽等面面相觑,又都笑了,李长泽便将一折双手捧上,道:“臣等正要说此事哩,北地郡守亦用的此法。虽朝廷下令赈济,他又苦于募不着人捕蝗,便行此计。”九哥展开折子一瞧,也笑了:“真是英雄所见略见了。如此,便可推行?”李长泽等俱点头称是。 应对蝗灾有了些眉目,九哥与政事堂稍稍松了一口气,又要商议着安抚民众,因北地灾情,京师米价又上涨,还要平抑。章哥默默听着,只觉着一双肩膀儿上担子越来越沉。 正商议间,兵部那悔不该为做一回媒误了休致的华老尚书又来。华老尚书休致折子都写好了,因有陈熙之请,便多留任了些时⽇,哪知那头联姻婚礼未办,这头胡人又来犯。想也明⽩,蝗虫又不会分你是哪家田地树木,见着了便都啃了!于天朝,是啃食青苗树木,于胡人是啃秃了青草。 天朝耕织,粟米等可存放数年,胡人畜牲,牛羊一⽇不食则饥。虽蝗群已飞远,然相较迁往旁处草场放牧与南侵劫掠,是还后者收获更多。想天朝惯例,陈熙已⼊京,边关无悍将,正好打它个措手不及! ———————————— 九哥前头又遇燃眉之急,⽟姐却于慈寿殿里听着太皇太后说:“家国有灾,我心何安?将我份例减半,省些儿与官家分忧罢。”端是的深明大义。 作者有话要说:突然现发九哥这个皇帝做得挺苦逼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