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2/5页)
更璀璨华丽,参加的宾客不只是台湾政商界名人,还有两大家族在国际间的事业伙伴群,场内场外的粉红玫瑰摆饰将宴会妆点得浪漫缤纷,她穿着自纽约空运来台的白纱礼服,戴的是特别在欧洲订制的成套首饰,她颤抖地挽着他一同走在红毯上,拉炮、掌声、赞叹轰得她耳朵发痛,却清楚听见自己早已破百的心跳… 那是个既瑰丽又浪漫,所有女人都想拥有的梦幻婚礼。但婚礼之后呢? 梁凯茵低下头佯装铺整贴放在腿上的缇花餐巾,微笑的脸不由自主地黯了下来。 喜宴正式开始,台上继续冗长的贵宾致词,台下服务生忙着上菜倒酒水,潘天柏看似拘谨,却很懂得如何交际应酬,从小白球聊到名车,从时事聊至产业现况,同桌长辈们纷纷与他交换意见,圆桌上的气氛热络愉快。 倒是她,除了一开始问候几位在场的夫人,闲聊几句近况,直到上菜后便忙着为他布菜,一会儿要拨掉炸汤圆上的糖粉,一会儿替他挑掉鱼翅羹里的蟹腿rou。 与他生活一年多来,她早已知悉丈夫的饮食习惯和喜好,但也仅只如此。 纤手忙着,直到某个声音打断了她—— “凯茵,计划什么时候生个小宝宝吗?”坐在对面的某上市公司董事长夫人开口了。 这一出声,席间全安静下来,连原本热烈讨论东南亚哪个球场最好的男人们也顿时停住,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她,兴味盎然地望着这对尚未听闻好消息的夫妻。 “呃…”该怎么回答?生孩子又不是她一个人的事,何况… 她转头想向丈夫讨救兵,却见他低头吃起焗烤龙虾,轻松自在地执叉进餐,彷佛这问题和他毫无关系。 “年轻人别只顾着享受浪漫,我和妳婆婆可是好姊妹,就当是我多嘴提醒妳,趁年轻赶紧把孩子生了,将来才有体力教养孩子。我们可得比一般人更用心教养下一代…” 一般人?潘天柏看似认真品尝盘中的佳肴,心底却冷嗤了声。什么叫一般人?所以他们算是上等人? 生孩子是他和她的事,这些自称是“长辈”的人士总是好管闲事,他不想理会,也不想给任何答案。 “是。”梁凯茵尴尬地领受教训,不过,颊边那抹赧色却让人误会。 “结婚生孩子是天经地义,何况你们这一代都是在国外受教育,害羞什么?”另一个夫人帮腔了。 她不是害羞,是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尖锐的问题。 她当然想要孩子,但问题不在她身上,难道要她老实说…说每次在床上,他总是做足保护措施吗? 梁凯茵偷偷瞄向丈夫。潘天柏正好解决方才端上来的蚝油鲍鱼,优雅地拿起餐巾拭了拭嘴,继续和长辈们谈下一个话题。 真过分。她心底有些恼了。 明明是两个人的事,况且说到底也是他的意思,为什么让她一个人独自面对这些长辈们令人尴尬的追问呢? 结婚这么久,她连他为什么总做足保护措施都不明白,甚至连他对孩子、对婚姻,甚至对她究竟是什么想法也不知晓… 但教她更恼的是自己。他不说,她不知为何也不敢问个清楚明白,于是就这么僵着,悬在心上。 心里暗恼,连食欲也没了,不断端上桌的佳肴再也引不起她的兴趣,浅浅尝了几口便算数,几位夫人又极力劝食,说是母体勇健才好孕育孩子之类的,她一边委婉听训,一边暗自忍耐,但身边的男人似乎完全没听见三姑六婆的意见似的,吃完每一道经过妻子检视后才推到他面前的佳肴,这更教她郁闷极了。 终于捱到喜宴结束,一路冗长的招呼与应酬后,潘天柏和梁凯茵走到饭店大厅,他松开一路牵着她的手,收敛了笑容,淡淡开口:“在这里等我。” 他向来习惯自己取车,除非不得已,否则他不让别人动他的爱车。 “嗯。”她勉强微笑点头,正想找张沙发坐下,想想待会儿在车上该怎么和他说说看,男人却又忽地回头—— “不会再坐错车吧?” 轰!她的脸蓦地红了。 还来不及响应,他已经跨出饭店大门。 坐错车…难道他就不能忘了?不过是仅仅犯了一回的错,就得被记挂一辈子?结婚这么久了,丈夫总是提起这件事,尤其是最近,几乎只要在他的车上就得被提醒一次,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想问个清楚,但一想起丈夫在她面前总是深锁的眉与紧抿的薄唇,最后一丝丝的勇气又如烟消散,不知去向。 车子驶来,坐上熟悉的进口轿车,梁凯茵的思绪飞得好远。 她越来越摸不清丈夫的性格和想法,或许,该说其实她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他… 他呢?对她又是什么样的感觉?会像她一样,时时刻刻把对方放在心坎最重要的位置吗? 如果不是,这段恍若独角戏的关系,还能称之为夫妻吗?是否她想得太简单,即便她尽心尽力,单方面的付出也无法经营一个甜蜜幸福的婚姻… 梁凯茵瞅着车窗外绚烂的霓虹灯,心莫名揪痛了起来。 她与潘天柏的婚姻,是她冀望、主动努力才得来的。 二十岁那年的暑假,她从纽约飞去旧金山探望就读柏克莱大学的堂姊梁欣欣。那天,两人闲逛着以自由风格闻名的美丽校园,正要经过金熊标志时,梁凯茵看见一抹俊挺的身影。 “黑发…”她喃喃自语。“这个学校的东方人还真不少。” 梁欣欣听见了,顺着她的目光望过去,笑了笑。“他不只是东方人,人家还是台湾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