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淡如短篇作品_自恋总比自卑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自恋总比自卑好 (第9/18页)

力。这时,你的孤独和逃离变成了迫切需要。

    有一次我看见某报上有一位自称“好好先生”的男子投书,他说,他已经年逾六十了,事业小成,家庭美满,子女优秀,人家都羡慕他的美满人生。他有个好妻子,煮一手好菜,家事井然,两人看似配合得天衣无缝。但他还是很想离婚,他想突破美满的表象,只因他的美满婚姻,是因他承受了妻子过多的盘问、追索、调查与控管而来的。他想喘一口气。至少,在人生责任尽了后,让他喘口气吧!

    他说,他那个年代的女人,确实常受男人欺压,可是像他这种男人也有啊,谁来替他们说话。

    “我一看那封匿名的读者投书,还以为是我爸写的!”我的一位朋友开玩笑“再仔细瞄一遍,才断定不是,因为我妈没煮一手好菜!”

    这名投书男子其实是“德不孤,必有邻”我为他叹了口气。我知道,即使是世人看来都美好的事,当事人心里,可能则是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如果爱情与爱情带来的责任,完全侵占了我们所需的孤独的自由,那么,生活也比监狱好不了多少。

    他的妻子,必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吧!

    没有安全感的人,害怕孤独;害怕孤独的人,怕面对自己,也怕面对生命的真相。

    我看过很多人,没有安全感的人,选择了爱情当他们的安全感来源。最后,只是把爱情谈得越来越不安全。爱得越深,不安全感越重,质疑越多,恐惧越根深蒂固。

    越爱越孤独。

    在《爱的艺术》一书中,佛洛姆说了一句爱的箴言:“惟有能在孤独中自处的人,才能掌握爱的艺术,不致在爱的漩涡中幻灭与迷惘。”

    能在孤独中自处的人,能给自己安全感,他们不是因为害怕孤独才寻找爱情。他们不是那种在大水中乱抓浮木的人,他们有泳技,所以也比较不容易把漂过来的稻草当成救命恩人。

    没有安全感的人谈不好恋爱,也很难让爱情中快乐多于痛苦。这是我在许多爱情事件中的观察与体会。

    跟没有安全感的人谈恋爱,也绝非享受。久而久之,压力真的很大。爱情若“任重而道远”你只觉越来越吃力,像匹驮着棉花行入溪流中的骡子。

    没错,在我们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常觉得自己的生命和他人有了牵连,因而焕发光彩,我们有了“生命因而有意义”的感觉,沉溺在心有所属的幸福。

    可是,如果我们还没成熟到能够享受孤独,那么,这样的爱情也不过是一种幻觉。

    若依据弗洛伊德的看法,这种爱情和“恋母情结”并没有什么不同。胎儿以脐带和母亲相连,从出生后每时每刻都受母亲照料,使得婴儿以为,母亲是他身体的一部分,他有所求,便得到满足与解决。

    “连体”式的爱情观,与弗洛伊德所说的恋母情结似乎有异曲同工的地方。那意味着,我们并未长大,只祈求保护与不再孤独。

    我常听到这样的话,男人说:

    “爱情虽然让人痛苦,总比孤独来得好些。”

    女人说:

    “我要的不多,只是希望在伤心无助的时候,有坚固的肩膀可以倚靠。”

    我们追求爱情,难道只是想要重返胎儿与母亲的脐带关系,回到那个没有风雨的zigong里?

    如果是这样,我们长大、谈恋爱,只是为了追求一种“退化”

    我深深体会“能在孤独中自处的人,才能掌握爱的艺术”的涵义。能在孤独中自处,才有资格谈爱情。否则,爱情常变成两个亟求“退化”的婴儿——喋喋不休的指控与战争。

    如果我们能把孤独视为生命不可剥离的一部分,则有助于我们了解恋爱,也能减轻失恋时“世界毁灭”的痛苦。

    每个人都需要孤独。有些人比较需要孤独。“在印第安传统中,一个勇士深感沮丧时,会进入洞xue,不让任何人跟随。大家都明白,他必须独处,才能排忧解愤。他的妻子于是受到警告,若她不知趣地随他入洞,必会被洞中的‘火龙’烧死。勇士做好调适后,便会再度出洞,回归正常生活。”

    这段话出自一位畅销书作家约翰·葛瑞(JohnGray)的书中。他引申说:“当男人封闭自己时,女人可别自作主张试图予以协助,这时是需给他必要的空间,了解他正处于疗伤止痛的过程,信任他有能力应付一切…当男人在封闭中受到干扰时,将会变得十分不可理喻。”有时,我觉得我就是一个印第安勇士。

    他又说,感到巨大压力时,大部分男人有能力在刹那间完全封闭,女人则是一步一步封闭。

    也许男女大不同。但我想,无论男女,我们都需要孤独。我们都需依靠孤独让自己的混乱沉淀、过滤,需要孤独思索,只有在孤独中,才听得见心中的声音。

    孤独也是爱的一部分。当他说“我得好好静一下”时,并不意味着,你得诚惶诚恐,害怕失去他的爱。成熟的爱人尊重爱人的孤独。

    坏女人的献礼

    听说嫂子中风,梅华马上要儿子为她订了机票到洛杉矶。虽然人家说美国的安养院照顾得好,但是,一个老人家,身边没有亲人,到底还是处境堪怜。虽然…

    “妈,你急什么?婶婶不是还有三儿一女吗?表哥表姐他们不都在美国吗,他们要飞到那里,比你快得多!”儿子说。

    “你知道什么,”即使年逾六十,梅华急躁的脾气一点也没改“她的儿子女儿如果管用,她就不用进安养院了。”

    儿子没敢吭声,生怕母亲也把“不管用”的范围扩张到自己这儿来,呆呆看着母亲不断把东西“倒”进大皮箱。母亲从前是高中英语教师,个性又独立,她一个人到美国去,他没什么不放心。可是…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他的母亲和婶婶从他出娘胎以来就是冤家。梅华每次提起自己的哥哥,就会说:“他好几次邀我们到美国去度圣诞节,我也很想带你们去,可是,我就是不想看到那个坏女人!…”

    “妈,我可不可以问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你不可以生气…”年逾而立的儿子,说话仍然嗫嗫嚅嚅,八成遗传了他老爸的懦弱,梅华岂能不生气。

    “不气不气,”她不耐烦地说“有屁快放!”

    “妈,你什么时候跟婶婶又变成好朋友了,你以前不是常骂她抢了家产?…大伯的葬礼,你也没去参加,怎么…”

    “呸呸,过去的事不要再提!你妈做人的好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