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情小日子_第四章老家的极品亲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老家的极品亲戚 (第2/5页)

过几年书,能读、能写、识字。

    喔!原来如此,是她把人性想差了。“那你有没有后悔没娶她,要不然你此时也是好几个孩子的爹了。”

    吴秋山的目光落在她平坦的小肮上,憨厚的笑道:“我有媳妇儿替我生,晚几年有什么关系。”

    “万一我生不出来呢?”老实说,牛青苗是真的有那么一点担心,毕竟这里可没有医院可以检查,要是原主的身子真有什么问题不能生,岂不是要让他失望了?

    他一愣,眼神更加柔和。“怎会生不出,我多努力一些,早晚会有孩子喊我们爹娘。”

    “我是说万一。”她揪着这话头不放。人与人相处会有误会、猜忌,全是起因于没把话说清楚,她不喜欢这样。

    吴秋山将头枕在她的颈侧,认真想了一下才道:“如果真没孩子缘分,那也是老天的意思,就当咱们的好运用完了,能娶到媳妇儿我已经很高兴了,孩子的事就随缘吧。”

    人生本就无法尽如人意,如今他有了这么一个好老婆,还不用再饿肚子,他哪还敢强求太多,只要能与她相伴到老他便了无遗憾。

    “你真这么看得开?”是男人就没有不想要自己的后代,老婆孩子热炕头,最简单的要求。

    “不是看得开,而是真有那么一天我们要学会接受,在吴家分家前我也没想过爹娘会把我分出来,我一直认为一家人不分彼此,会永远住在一起,但是…”

    听到要分家的那一天,他震惊极了,本家单单把他一人分出来,说是半大孩儿吃垮爹娘,其它人仍住在老宅,而且不分灶。

    他爹偷偷塞给他三两银子,他才勉强又凑点钱,最后在荣叔一家的帮助下用七天时间盖了简陋的土坏屋,现在的屋子因为要娶老婆还特地整修过,之前更糟糕,除了正堂,两间侧屋一遇下雨便会漏水,他曾一边烤饼子,一边接漏下的雨水,外边下大雨,里边下小雨,整个地面都泥泞不堪。

    听出他话中的落寞和失落,牛青苗转过身,双手环住他的腰。“他们不识荆山玉嘛!以后你会比他们有出息,让他们反过来看你的脸色,咱们理都不理,摆出暴发户的高姿态。”

    “暴发户?”这个词儿吴秋山没听过,觉得有趣,爽朗的笑了。

    “嗯!我们要当全镇…不,是全县最大的养殖户,等鸡只养殖稳定了,咱们花大钱盖猪舍,养上上万头的黑猪。”

    养了猪,她又想养羊,每年冬天的羊rou炉,涮羊rou,羊rou串,都令她垂涎三尺,之后还可以再开一间复合式餐馆,有火锅、有烤rou、有家常菜,夏天卖冰制品,冬日吃麻辣锅,春、秋赏景吃风雅…

    想想又不犯法,天马行空的牛青苗想过无数过的以后,有些她还真的会做,像制冰、做冰淇淋,但是她不想太出彩,引人注目,太过招眼会引来祸害。

    不是每位穿越人士背后都有几位贵人,和皇子、王爷、世子、将军什么的扯上关系,她没那个智慧足以应对,还是平淡最好,细水长流,虽然无聊了些,但也是体验。

    像他们也不过是陆续又养了几百只鸡,日子稍微过得去而已,吴家那边的老大、老二就惦记上了,还真是不见外的当自己家,不时从园子边走过,看看小鸡长大了没。

    这么明显的迹象谁看不出来,不就打着这些鸡的主意。

    只是他们不说,牛青苗也当不知道,由着几道鬼祟的影子在果园附近晃动,觊觎着那些肥胖的鸡。

    刚说到吴家的,远远走来的几名男子就是吴家的,大摇大摆的作派好不招摇,大老远就听见吴春生挂在腰间的铃铛声,不大,但是纯银打造,值个三、五两银子吧。

    “哟!老三和弟妹真有闲情逸致,在院子晒太阳呀!不用到山里打猎了吗?生活上还够嚼用吧?”吴春生一脸笑呵呵的,和气的和老三家打招呼。“大哥、二哥,你们怎么来了?屋子里冷,今天刚好有日头,咱们在院子坐坐。”

    一见到来者,吴秋山早就放开搂着媳妇的手,他没有被打扰的不悦,只是面色沉静地上前相迎。

    有鉴于马氏、钱氏的强取豪夺,入屋搜括的无耻行径,牛青苗早就让手巧的吴秋山剖了六、七根腰粗的竹子,做成简易的竹椅、竹凳子,只要有客人来就搬出来,大伙儿在外头聊聊就好,绝不让吴家的人随意踏进他们的小窝。

    她就不懂了,他那两位兄长怎会这般无良,明明自己家中也还过得去,没缺口吃的,偏偏无所不用其极的要压榨最穷的他,难道抢来的真的比较香?

    “哪里冷了,在外头吹风才冷飕飕,客人来了连杯热茶也不给喝吗?是哪儿学来的规矩!”吴夏生就跟妻子钱氏一样不知客气为何物,提腿就要往屋里走。

    “屋子漏风,还想向大伯、二伯借点银子,我们好修修到处有裂缝的土墙。”牛青苗一闪身,挡住吴夏生。

    吴夏生是个大男人,总不好推开风一吹就倒的小女人,他面色微沉,不太高兴的一哼。“借什么钱,我们哪里有钱,你们不是养鸡吗?把鸡卖了就有钱了,哪需要开口。”

    “可鸡贩子只收五、六个月大的成鸡,我们园子里养的鸡才三个多月大,人家不收。”牛青苗边说,边不动声色地将人往外带,凳子一搬,人家不坐还不行。

    吴夏生看着那么多只鸡在园子里跑来跑去,看得眼睛都馋了,真想马上杀几只来补补。

    吴家人一向少与吴秋山往来,平常三、五个月才来“劫掠”一番,加上吴秋山向来寡言,且因面容上的残陷在村子里的人缘并不好,又住在半山腰,所以没几人知晓他在山上辟了果园、养了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