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事物的背后_第五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1/6页)

    第五章

    “Rainandtearsarethesame,butinthesunyougottoplaythegame…”这首〈雨和泪〉一直在耳边回荡。

    “天使之家”孤立在一座隐密的森林中。

    森林外,是大片的玉米田和小麦田,无止境连到天边,看不见任何出口。

    太阳,星星、月亮彷佛画上去的,她们像被隔离在透明梦里的一群人。

    日子算是平静的,每天轮着煮饭、洗衣、清扫,以前从来不碰的家事全都学会了;闲暇时,大家一起裁布缝衣服、摘果酿果酱、手挽手散步、读圣经祷告,彼此相亲相爱着。

    然而,一旦触动玉米田和小麦田外的那个世界,就会有感染式的哀哭狂泣,那一发不可收拾的崩溃…

    她们惊恐地望着镜中的自己,已不复原来的形貌,再也没有人认得她们了!

    狂狼般的一九七一年,雨和泪都一样,但在阳光中你得玩这个游戏--

    李蕾这次几乎是把电话摔掉的。

    “还是不通吗?”美国室友丹妮丝浴罢出来,拭着仍湿的头发说:“会不会你男朋友那儿线路坏掉了?”

    “多半是集会吧,他现在正计画另一场示威活动,忙着四处联络人,早忘了还有一个也需要他关心的女朋友。”李蕾无奈说。

    “又要去纽约了吗?”

    “不,听说这回是华盛顿。”

    “哇,示威到首府去耶,真刺激,我一向以为你们中国人很保守不轻易表达意见哩!”丹妮丝一边说一边打开吹风机,轰轰的声音让两人暂时停止谈话。

    这是麻州一所私立女子学院,学生们大都来自富裕家庭,比如丹妮丝,即出身东北部有名的政治世家,有不少参众议员级的亲人。

    学校宿舍古雅而舒适,以四人为一套间,有各自的卧房,围绕着共用的浴室和客厅,交谊和隐私兼俱。

    李蕾在这儿已经住了三年,现在是第四年继续升硕士班。

    若有选择的权利,她一点都不想深造,最盼望是成为王太太,搬到波士顿和御浩住一起,天逃邡鬓厮磨,日夜相随。

    去年暑假回台北省亲时,两家长辈曾聚首讨论,御浩的意思是他正开始进入论文撰写阶段,暂时无法分心,结婚至少还要两年等他拿到博士学位之后,趁此期间李蕾还可读个硕士。

    他的口才极佳,情理并茂地一下就说服双方家长。

    “那先订婚好了,毕竟都交往六年了。”李夫人多替女儿cao心些。

    “何必多此一举呢?以后解除婚约还得告众亲友,真麻烦!”也在宴客桌上的培雯突然插嘴说。

    大家差点忘了,培雯一年多前才在芝加哥和佑钧宣告分手,此时即使有不当言辞,众人也不忍苛责。

    在有点尴尬的气氛下,订婚之事便不再提起。

    培雯和佑钧分手的消息,对李蕾冲击颇大,他们虽没有爱到惊逃诏地,却也是热热闹闹的一对欢喜冤家,那么多年的感情怎能说散就散呢?

    “觉悟了呀!他对我不死心塌地,我对他也难全心全意,这一直是我们之间的问题;愈想挖出他的真心,就愈一肚子消不掉的气,我不想为顾全面子再勉强维持下去了。”培雯私底下和她聊。

    李蕾脑海浮现小扮那位藕断丝连的才女孙琦玉,还有差点造成丑闻的兵役期女友,也只能保持沉默。

    “我和佑钧交往,追根结柢仍是长辈的安排,并非那种茫茫人海中属于自己选择的一见钟情,再怎么努力也彷佛少了什么似的安不下心来,就如根扎不深的花朵,枯死是迟早的事。”培雯继续分析。

    李蕾知道她接下来会说什么,果然--

    “你和御浩又更是长辈一手促成的,我很讶异你们居然持续得此我们还久,大概是我哥那人责任心重,比较重承诺;不像佑钧,总以自己为第一优先,从不管别人心里怎么想,说难听点,就是自私自利…”培雯不小心露出怨妇样,忙换个语气说:“总之,人都会长大,想法也会改变,如果哪天我哥提十分手,你别意外,那是正常的,或许也是最好的结果呢!”

    正常的?最好的结果?这话非常伤人,难道最初的“四人行”散了两个,另外两个也该不得善终?

    御浩对她始终专情,应该不一样吧…

    无论如何,这件事已在王李两家落下一些心结,李蕾开始有种夜长梦多的恐惧感,恨不得立刻嫁给御浩,让一切尘埃落定再无忧虑。

    但周遭的人并未体察她的心情,一致同意再等两年的做法,她也只好在忐忑不安中回到美国,继续过着与御浩一小时车程分隔两地的生活。

    硕士班的课程并不难,李蕾以艺术史学士的资历,专攻博物馆收藏及管理的运作。学院的主旨本来就是培养高品味、有鉴赏力的淑女,有些同学已在家族基金会工作了。

    御浩如他所言的全力投入博士论文,但九月开学没多久即发生了一桩中日美政治事件,美国无视于钓鱼台真正的归属问题,也罔顾中方的权利,决定将它交给日本,在美的留学生决定发起示威游行,一方面抗议强国凌弱的不公,一方面表达捍卫领上主权之决心。

    向来怀抱理想主义的御浩,爱国当然不落人后,发文章、写标语、开会、组织、联络…等等一头栽进去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李蕾也凑热闹地前后帮忙着,甚至年初冰天雪地的一月里,也跟着到纽约联合国广场前,呵着热气摇旗吶喊。

    而这一切只是开始,随着保钓活动的发展,留学生参与的人数愈来愈多,由东岸跨至西岸各院校,逐渐形成一股快速扩散的力量。

    纽约之行后,李蕾回学校忙自己的课业,较少见到御浩。那些男生正做着他们认为划时代的伟大事业,她都尊重支持,御浩不来找她或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