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35章 (第1/2页)
第1035章 大家都以为孩子有可能掉落山崖,所以满山谷地找,谁曾想,孩子掉在半山的山洞里。方向错了,自然找不到了。 这里和水帘洞相通贯穿了整个半山崖“哇…好美啊!”利医生扒开草丛。 站在洞口,向下是一望无际的野菊花,黄灿灿的,与远处的红叶交织在起美不胜收。 “欲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方默南豪气地说道。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山野上,像是举起开放的拓展的金旗。”熊报春战场下来的人对这句诗感触更深。 古往今来多少墨客sao人奉和酬唱,把菊魂菊意唱彻历朝历代;唱的大多是庭院、公园、花盆里的名菊。比起野菊花来,这些被驯化、供玩赏的同类,不免沾染着脂粉气、奶油味,显得矫饰和做作。宁愿入汤入药、成渣成泥,决不任人摆布、供人亵玩——这就是野菊花! 野菊花,以它的野性的勇敢和进取,在这片天空下,菊花在徐徐秋风中开得正烂漫。 菊花在百花枯萎的时候独自开放,为大自然添加生趣,使悲秋的人们振作起精神。等冬天来临之时,它虽然叶落茎枯,但它脚下的泥土里又孕育着新的生命。来年,它们又将蓬勃地生长起来,而且更多,更多… 无人踏足的仙境啊!人间至美。 “好美… ”圆脸的小沙弥也贪婪地看着这大自然的美景。 寺里的住持也被个头稍高的沙弥给拉了过来“师傅。原来这水帘洞里别有洞天啊!”“师傅,这一下,又能开发一个景点了。”圆脸的小沙弥激动说道。 方默南心里闪过一丝悲哀,果然是发展经济深入人心啊!出家人也不能免俗。 国内的名寺古刹在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过度开发,哪里还是佛门清静之地。 “慧远,出家人怎可整日惦记阿堵物!怎可亵渎了佛门清静之地,阿弥陀佛!”住持一本正经地说道。 “小徒受教了。”小沙弥惶恐道,他抬眼道“可师傅。世人常说‘酒rou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慧远…”住持严肃看着他道。 “小师傅,你忘了后面还有一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方默南微笑着说道。 “嘎!”两个小沙弥一头的雾水。 “阿弥陀佛!还不谢谢施主的教诲!”住持双手合十口诵佛号道。 “谢谢!”圆脸的小沙弥真诚地说道。 “谢谢。小施主!”住持说道。人在寺里走丢的。现在找到了总算松了口气。 方默南笑着摆摆手道“不谢,举手之劳。机缘而已。如果不是找人,也不会发现这等美景。” “可见一饮一啄,皆有定数。”利医生也笑着颇有禅机地说道。 “走吧!人已经找到就没我们什么事了。”方默南说道。 三人往外洞内走去,方默南边走边说道“对了,虽然出家人视金钱为阿堵物,可是出家人吃穿住行不能离了钱财啊!如果方丈要向世人开放美景的话,我建议洞口这里用玻璃幕墙,以防止人们的攀爬,破坏了大自然的恩赐。” “师傅,小施主说的对啊!”小沙弥高兴地说道。“师傅我们该怎么做! “佛曰:不可说!”住持弹了他一个爆栗“慧远,看来你还得继续去静室里静思。” “是师傅!”小沙弥恭敬地说道。 三人走出了水帘洞,方默南伸伸懒腰,难得秋日晴好,既然上来了“那咱们游览一番如何!” 熊报春和利医生自然没有问题。 “酒rou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是济公活佛流传下来的一句话,我咋不知道济公活佛还有后一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利医生挑眉问道。 85年电视版的济公,大家都记得破帽破扇破鞋,貌似疯颠,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rou,举止似痴若狂,但确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他的故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好打不平,救人之命,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 这酒rou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大家是从电视上看来的。 方默南道“这句话的由来,本是一个悲壮的典故。明朝末年,张献忠做乱,山贼横行,到处杀掠,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难。在峨嵋山的地方,山贼劫掠,有一群百姓慌乱中逃入山中一寺院内,寺中的住持慈悲为怀,收容难民。谁知山贼追至寺内,劫财杀人,该住持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