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0章心中是害怕 (第1/2页)
第120章 心中是害怕 那纪晓岚到底是和皇帝亲近惯的,便大着胆奏说道:“皇上莫恼,且听臣解说。老头子三字,是京中唤皇上的通称。皇上又称万岁,这不是‘老’吗! 皇上是一国的元首,这不是个‘头’吗皇上又称天子,这不是个‘子’吗!‘老头子’三字是尊敬皇上的称呼,并不是诽谤皇上的绰号。”纪晓岚说到这里,干隆帝忍?住说他解说得好。 从此以后,这老头子三字,宫里人人唤着。干隆帝有时听得,也不生气。一转眼,到了干隆六十年。干隆帝暗暗地把让位的典礼筹备舒齐。 这年九月初一早朝,众大臣在勤政殿上朝,干隆帝下谕说:“朕即位之初便对天立誓:如能在位到一周花甲的年数,便把皇位传给太子,不敢和圣祖在位六十一年的数相同。 如今已是干隆六十年了,朕已遵照列祖的成例,把太子的名字写好,预藏在正大光明殿匾额后面。”便立刻派满、汉两位相国,带同内监们到正大光明殿上去,把那储藏太子名字的金盒拿下来。 当殿打开一看,见上面写着:“册立皇十五子嘉郡王颙琰为太子。以干隆六十一年为嘉庆元年。”有承宜官当殿把诏书宣读过,文武百官一齐跪贺过。退朝下来,又赶到毓庆宫去贺太子的喜。 那嘉郡王一面接过诏书,一面接待众官员,又自己对众人说了许多德薄寡能的客气话。百官退出宫以后,忙赶到父皇宫中去谢恩。 那时太子的生母魏佳氏已封为第一贵妃,见了他儿子,又劝勉了一番。到了第二年元旦早朝,干隆帝御太和殿,行过禅位礼,把那传国宝玺亲自授给嘉庆皇帝,称做仁宗睿皇帝。又尊干隆帝为太上皇帝。嘉庆虽说做了皇帝,那臣下上奏章,都称着太上皇、皇上。 所有一切奏章,都须送给太上皇阅看。便是那军国大事,也须由嘉庆皇帝去请过太上皇的训,才可以执行。 因此这位嘉庆帝却十分不自由。嘉庆帝是很孝敬太上皇的,便也不以为意,这一年是太上皇八十六岁万寿,不但文武百官都来贺寿,便是那满蒙回藏各盟旗的贝勒、台吉以及各外国使臣,都来上寿。皇上下旨:在太和、中和、保和三个大殿上赐宴。 又召集各省官绅年在六十岁以上的三千多人,在圆明园中举行千叟宴。太上皇在宫中,带领妃嫔皇帝皇后各皇子福晋开一个家宴。嘉庆皇后便是喜塔腊氏,当时皇后拜过太上皇的寿,太上皇便亲自将孝贤皇后遗留下来的帽珠和朝珠赏给喜塔腊后,又把许多珍宝赏给各皇子福晋。 这时只有那春阿妃还活着,陪坐在一旁。太上皇见了春阿妃,想起从前少年时候许多风流韵事,便忍不住伤心起来,干隆正凄凉的时候。 忽然外面太监捧进一个小楠木盒子来,说是两广总督福文襄孝敬太上皇的小玩意儿。嘉庆帝看了,不知是什么东西,忙吩咐太监打开盒子。一看。 原来里面一座小屋子,屋子中间搁着一座小屏风,屏风前面有一张书桌,桌上笔墨纸砚都摆设齐全。盒子后面安着一个小机括,把那机括轻轻一转。 忽然屏风后面转出一个西洋女孩儿来。先走在屋檐口,向外行过三跪九叩首礼,转身过去,站在书桌前面。 慢慢地拂着桌子,又注水在砚池里,磨着墨,从书架上取下一幅朱砂笺来铺在桌上,这时三一个碧眼红髯的人从屏后出来,手里拿着笔,蘸着墨,在纸上写“万寿无疆”四个字,接着,第二行又写“万寿无疆”四个满字。写完了。 那机括也停住了,盒子里的人也不动了。太上皇看了,十分欢喜,忙吩咐赏福文襄十万两银子。又御笔写一个“寿”字,下面注着“十全老人”的款字,一并赏给了福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