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1章伤心到极点 (第1/2页)
第161章 伤心到极点 在条款上原写明,赔款付清后,联军才把广州城交还中国。如今联军在广州城里一住两年半,看看绝无交还的意思,便有一个佛山镇团练兵的头目忍不住一肚子的气愤。 他想想广东这件祸事都是英国领事巴夏礼闹出来的,害得中国赔款割地,丧师辱国,他便出了一张告示,说愿出一千两银子的赏格,买那英国领事巴夏礼的脑袋,那巴夏礼听了,不觉吓了一跳。 这时英国公使还在上海,巴夏礼便打了一个电报到上海去,告诉这件事体。英国公使听了大怒,便动公文给桂良,要他奏革两广总督黄宗汉的职,还要逼着他立刻去解散团练兵。 桂良无可奈何,只得一面答应他,一面仍旧签定条约,一时暂不掉换。外国人见桂良不换条约,说他没有讲和的诚意。 那英国船便开到长江一带去游弋,直到汉口地方。法国兵也到内地去乱闯,又到处设立天主教堂,地方官都吓得不敢出来说话。 这时,有一位满亲王名僧格林沁的,见外国人这样肆无忌惮,忍不住大怒起来,拉起一本折子奏参直隶总督谭廷襄,说他疏于海防。 便亲自派人在大沽口修筑炮台,在海口打一道木桩,再拿铁链锁住港口。待到换约这一天,各国的兵船都开到天津来会齐。中国官厅送过照会去,叫他们兵船改道在北塘口下碇,不许他们在大沽口行动。 那英国兵船如何肯依,便一定要开进大沽口来,他们见大沽口已有铁链锁住,便拿炮轰断,一面开进十三只小兵轮来,船头上插着红旗,和炮台挑战,逼向炮台开炮,拿炮轰打中国步兵。看看打胜了,便一拥上岸,抢上炮台来。 炮台上开炮还击,打沉了几只小兵船,那上岸来的外国兵也被中国兵杀死了几百名,又活捉得一个英国将军。英国兵船只剩下一只,逃出拦江河外面。 那大兵船上见自己的兵吃了败仗,便退出大咕口,到旅顺、威海卫测量海势,慢慢地向南退去。 广东人民听得英国人吃了败仗,便急急修造船只,怕他再来报仇。由富商捐银三百万两,暗地里去送给英国人,求他不要打仗。英法两国公使照会通商大臣何桂清,情愿遵守咸丰八年的条约。 那桂清只求平安无事,无奈这时咸丰帝信任僧王的话,不答应外国人的要求,只答应他照道光年间的事体通融办理。又吩咐他仍在上海议和,不得率行北来。如有外国兵船再敢驶入拦江河的,必痛加剿办。 一面由僧格林沁动用内币一百余万经营北塘口,后来忽然有人主张在北塘口引敌上岸,咸丰帝却也说不错,便又吩咐把北塘口的军备尽行拆去。 那时翰林院编修郭嵩焘上疏竭力说不可,北塘绅士御史陈鸿翌也奏说不可撤去北塘兵备。咸丰帝不听他们的话,不到几天工夫,英国、法国的小兵船开进北塘,拔去港口的木桩。 打头阵是英国将军额尔金、法国将军噶罗,带了一百多只兵船打进来。外国兵拖着炮车上岸,中国兵却不敢动手,只送照会叫他到北京去交换议和条约。外国兵到了这时候骑虎难下,如何肯依,便催动各国联军一万八千人,从北塘打进内港。 这时适值潮退,外国兵船一齐搁在浅滩上,他们只怕中国兵在两岸夹攻,便挂起白旗,假做求和的样子。中国兵见了白旗,果然不敢攻打。待到潮涨水大,那兵船上便出其不意直扑上岸来,炮火连天,把中国兵打得四散奔逃。 一万八千联军直打到新河地方。僧王带领三千劲旅上去抵敌,无奈外国兵营里炮火厉害,枪弹如雨,一阵子打,可怜三千个骑兵打得只剩七个人。新河陷落以后,看看大沽危急,皇上便命大学士瑞麟带领京中的八旗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