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宫廷艳史_第144章便是圆明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4章便是圆明圆 (第2/2页)

里面窗明几净,图书满架。

    崔总管请先生坐下,书童送上茶来。崔总管又拿出聘书来,双手递给先生,里面封着整整二百两白银,说:“这是第一个月束修。先生倘要寄回家去,可交给我,包你不错。”

    郑举人看那聘书下面具名,写着养心斋主人,并没有名姓,便问:“你家主人什么名字?”书童回说:“俺主人是京城里第一位王爷,先生不必问,将来总可以知道。如今俺王爷出门去了,家里只有女眷,不便出来招呼先生。先生只要好好的指教学生读书,俺王爷决不亏待你的。”

    郑举人看看这班下人都是大模大样的,心中很不高兴,又想到地方精雅,束修丰厚,也便勉强住了。到了第二天,学生出来拜见先生,郑举人看时,原来是一位绝色的美人,有四个艳婢陪伴着。每天读书不到两个时辰,便进去了。第二天查问功课,却都熟读,没有遗忘的。

    郑举人见学生十分聪明,心中也快活。每天吃着山珍海味,睡着罗帐锦被,书童服侍也很周到。

    只是行动不自由,莫说出园门一步,便是在书房左近略略走远些,便有书童上来拦住说:“园里随处有女眷游玩着,先生须回避的。”郑举人到园中不觉又三个月了,颇想到大街上去游玩一趟,将此意对书童说了,书童说:“须去请命主人。”

    后来,郑举人忍不住了,自己偷偷地走出园去,只见园外一片荒凉,莫辨南北,走了几步又折回来。

    那书童已候在门口,说道:“这地方十分荒野,常有狼豺盗贼伤人性命,如必要出去,须坐着驴车,派人保护出去。”那童儿真的去雇了一乘车子来,两个雄赳赳的大汉跨着辕儿。

    郑举人坐在车厢里,外面依旧用青布密密围住,车子曲曲折折地走着。走有两三个时辰,慢慢地听得市声。

    又在热闹街上走了一阵,车子停住,揭开布围,走下车来看时,依旧在大栅栏长安客店门口。客店掌柜的见了郑举人,忙抢出来迎接,又拿出两封家书来。

    郑举人看时,信上面说,三次汇银子六百两都已收到,家中人口平安。郑举人看了,心中十分快活,便拉这掌柜上饭馆去。吃酒中间,郑举人问:“那教书的人家是什么功名?主人的姓名是什么?”

    掌柜听了,只是摇摇头说:“不知道。”两人吃完了酒饭,又在大街上闲逛了一会儿,两个大汉催他上车回去。从此每隔两个月,便出去一趟。且说那女学生在一年里读的书也不少。郑举人年老慈祥,女学生也慢慢地和他亲近起来,说长道短,每当郑举人问起她家里的事体,她却绝口不肯说。

    过了几天,看看已是年关岁尾,郑举人在客地里,不觉勾起了思乡的念头,正凄凉的时候,那女学生从里面出来,四个丫头扶着她。郑举人问她脸上看时,见这女学生红潮满颊,颇有酒意。郑举人上去问她:“怎么了?”

    那女学生向先生嫣然一笑,坐在椅子上,动不得了,忽然听得她大喊一声,两手按住肚子,说十分疼痛。

    接着朱唇也褪了色,眼珠也定住了。吓得这四个丫头手忙脚乱,把这女学生抬进内屋去,只见那班书童也慌慌张张地跑来跑去,丢下郑举人一人在书房中,他看了莫名其妙,直到傍晚时候,崔总管急匆匆地走出来,说道:“可怜!

    这女学生急病死了。主人吩咐:请先生出园去,这里有五百两银子,先生拿去。回到家里,千万莫把这里的情形对人提起。”说着,一辆驴车已停在园门口。

    崔总管送先生上了车,关上园门进去了。郑举人回到客店里,把这情形告诉掌柜,又悄悄地问掌柜:“这到底是什么人家?”到这时候,那掌柜才告诉他:“你去的地方,便是圆明圆,那女学生便是当今皇上新纳的贵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