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5章特来拜托 (第2/2页)
侍进来报说国舅隆科多求见。皇帝连说:“请进” 两人见了面,皇帝说道:“舅舅来得正好!”便拿边关告急文书递给他看,那隆科多看了,便说道:“臣也为此事而来。 陛下不是常常说起那年羹尧拥戴之功不曾报么?又不是说那胤禵屡经征战深得军心是可怕吗?还有陛下做郡王的时候,招纳了许多好汉养在府里。如今大功已成,他们都仗着自己是有功的人。 在京城里横行不法,实在不成事体。如今却巧边关上出了事体,陛下不如下一道谕旨,派胤禵做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做副将军,从前陛下招纳的英雄好汉,都一齐封他们做了武官,由年羹尧带他们到青海去,免得留在京城惹是生非。” 雍正听了,说道:“计虽是好计,但是老年辛苦了一场,叫他做一个副将军,怕委屈他罢?”再者。 那胤禵给他做了一个大将军,怕越发不能制服他呢,况且那班英雄好汉,怕也不都永远叫他住在青海地方,他日回京来,依旧是个不了。” 隆科多听了皇帝的话,笑说道:“陛下莫愁,臣自有作用在里面。”接着又低低地把里面的深意说了。雍正皇帝听了,不觉拍案叫绝。第二天坐朝,便把胤禵封为抚远大将军,年羹尧为副将军。 一面又叫鄂尔泰袖着密谕去见年羹尧,吩咐他如此如此,年羹尧受了密谕,连日搜集那班江湖好汉,保举他做副将、做参赞、做都统、千总、把总的。 那班好汉一旦做了大官,便十分欢喜。看看调齐了八万大兵,皇帝吩咐副将军带领兵马先行起程。 拨队那一天,天子亲自出效送行,在路上足有三个月行程,到了四川边疆地方,会合了四川的副将岳钟琪手下四万兵马,浩浩荡荡杀向青海去。 雍正皇帝待年羹尧去了两个月,才放胤禵出京,挂了大将军帅印,带着一百个亲兵,轻装简从地赶着路程。 到了四川成都省城,打听得年羹尧已带兵杀出关去了。胤禵心中疑惑:怎么副将军不待大将军的军令擅自出兵?正气闷的时候,忽然有廷寄送到。 胤禵忙摆设香案,接受圣旨。一位太监宣读道:抚远大将军胤禵着即免职,所有印缓,交年羹尧收。着授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岳钟琪为参赞。 胤禵才听罢圣旨,回过头来一看,那年羹尧也和自己并肩跪着接旨,到这时,胤禵心中才明白皇帝是调虎离山之计。如今他自己的军队又不是跟前。 手中又失了兵权,便也无可奈何,窝着一肚子气,把印信交出,拂袖而去。只因他这时无权无势,他的行踪也便没有人去查问他。这且按下不表。 说话广东省珠市上有一有买卖行,主人姓梁,连年买卖不佳,亏折已尽。店主人和伙计们终日愁眉不展,坐在店堂里发怔。 看看已到年关,债户四逼,这姓梁的无法可想,吩咐小伙计到江边照财神去,原来这“照财神”是广东商家的风俗,倘有营业不振,便在江边树一杆旗杆,杆头挂一盏红灯,名叫照财神。 这家买卖行恰巧开设在江边。谁知红灯才挂上,忽然有一只大货船驶近店门口停下。船上跳下一个大鼻子家人来,cao着北京话,问道:“行主人在吗?”姓梁的忙出来招呼,那家人领他到船上。 只见一个中年男子,体态魁悟,举动阔绰,他自己说姓金,此次贩卖许多北货茶果,特到广州来销售。只因找不到熟悉的行家,只见你家门口挂着红灯,特来拜托,那姓梁的看船中货如山积,没有三五十万银子,休想买得到手。 但是这时广东正缺少北货,倘能把这一船货买下,定可大大地发一笔财。只恨自己手头没有本钱。心中便万分焦急,那男人看出了店主人的心事,说道:“你倘没有本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