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宫廷艳史_第171章两人见了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1章两人见了面 (第1/2页)

    第171章 两人见了面

    也不曾看见过一个大钱,娶媳发的事更不必说起。”这少年听了,脸上有些动怒的样子,便问:“如今你那陈大人在什么地方?”庙祝说道:“早在三年前到广东当海关道去了。”

    少年又问:“俺全国的海关缺分,什么地方最好?”那庙祝说道:“这自然要数广东的海关是第一个好缺了。”少年问他:“你也想去做一做海关道吗?”那庙祝笑说道:“大爷敢是和俺开玩笑呢!

    想俺不过做一个庙祝罢了,饭莱也不得饱,布衣也不得暖,哪里敢存这个妄想!”少年听了,接着说道:“你既这样说,俺便送你一个菜饭饱、布衣暖的去处去。”说道,叫拿纸笔来。

    这少年便一挥而就,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印来,盖上印,把字条儿交给庙祝,说:“你明天拿去见步军统领,自有好处。”庙祝接了字条儿,心中将信将疑,这时天上雨也住了。

    他主仆两人的衣衫也烤干了,少年便告辞出去,那庙祝把宇条儿藏着,到了第二天,果然拿着去见步军统领,这时做步军统领的便是醇亲王。

    他打开字条儿一看,认识是皇上的手谕,忙得他连忙摆设香案,开着正门出来,把这庙祝接了进去。三跪九叩首,行过全礼。把个庙祝弄得摸不着头脑,只得听他摆布去。

    过了几天,那统领便替他更换衣衫,打发两个差官,带着一角文书,送他到广东,见他那旧主人陈大人去。陈大人见了公文,忙把海关道的印信交与庙祝,自己退出衙门。从此那庙祝做了海关道,他感激皇上的恩典,把历任的积弊都查了出来。

    叫衙门里的师爷替他上了一本。吏部派人查复,把从前做过粤海关道的官员都一齐革了职。这庙祝在任上四年,也不贪赃,也不舞弊,但也多了十六七万家财,便做起富翁来了。

    后来同治帝知道了,便点头称赞道:“朕识拔的人到底不错。”同治帝在外面游荡惯了,一天不出宫门,心中便闷闷不乐。

    皇上最挂念的是后门外的一个凉粉担儿,皇上每带着小太监在后门外走过,总要就担头去吃一碗,但吃了总不给钱的,在同治帝心中,也永不知有吃了零碎食儿要给钱的一回事。

    那卖凉粉的见他品貌英秀,举动豪华,认做王家的公子哥儿,也不敢向他要钱,这样一天一天地吃着,差不多吃了四五十碗了。

    有一天,皇上又站在担儿边吃凉粉,恰巧旁边也有三五个人站着吃凉粉,他们吃完了,便个个掏出钱来给那卖凉粉的。皇帝看了十分诧异,便问卖凉粉的:“你要钱干什么?”那卖凉粉的听了大笑,说道:“真是公子哥儿!

    俺不要钱,家里三五口人哪能活呢?”皇帝又说道:“你既这样,为什么不要银子,却要钱呢?”那卖凉粉的又笑道:“这凉粉是贱东西,哪里说得上银子。

    一两银子要买几担呢,怎么可以卖得人家的银子呢?”皇帝又问道:“你既要卖钱,为什么不向俺要钱?”

    那卖凉粉的知道他是贵家公子,便有意说着好听的话儿道:“爷们肯赏光,已是荣耀了,哪里还敢向爷们要钱呢?”皇帝听了十分欢喜,说道:“俺吃你的凉粉也多了,今天俺想赏你。

    可是袋子要没有钱,俺便写一张银帖给你,你明天拿帖子去取钱,可以吗?”卖凉粉的听说有银子到手,如何不愿?便去一家小酒铺子里借过一副纸笔来。皇帝在纸上写道:“广储司付银五百两。”

    又打上小印,写毕,把笔一掷走了。卖凉粉的是不认识字的,拿着这银帖去给酒店掌柜的看,那掌柜的看了,吓了一跳,说道:“你今天遇到的是当今万岁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